晓通专栏 · 2025年7月4日

链上探索《OpenAI怒斥Robinhood未经授权,股票代币化触碰了谁的利益?》

Robinhood 股票代币化引爆争议:未上市股票也能“上链”交易?

过去几天,Robinhood 因大举进军“股票代币化”市场而霸屏财经头条,股价应声突破 100 美元,创下历史新高。这家以“散户友好”著称的平台不仅将已上市股票代币化并引入链上,还把目光投向了未上市的私营企业——计划向欧盟用户赠送 OpenAI 和 SpaceX 的股票代币。这一操作被解读为其试图抢占 Pre-IPO 市场定价权的重要一步。

OpenAI 怒斥:“这不是我们的股权!”

7 月 3 日凌晨,OpenAI 官方在 X 平台发文澄清:“所谓的 OpenAI 代币并非公司股权,我们未与 Robinhood 合作、未参与此事,也不为其背书。任何 OpenAI 股权的转让都需经公司批准——而我们从未批准过。请大家小心。”

面对 OpenAI 的公开反对,Robinhood 联合创始人兼 CEO Vlad Tenev 回应称:“向符合条件的欧洲客户赠送 OpenAI 和 SpaceX 股票代币是事实。严格来说,这些代币确实不是‘股权’(具体可查看条款),但它们让散户有机会接触到这些私有资产。自宣布以来,已有不少私营企业联系我们,希望参与这场代币化革命。”

Robinhood 的产品文档进一步解释:“股票代币是跟踪公开交易股票和 ETF 价格的区块链衍生品。购买时,你并非买入实际股票,而是遵循其价格的代币化合约。”

核心争议:未上市股票代币化合法吗?

OpenAI 的斥责迅速点燃市场热议,焦点集中在三大问题:未上市私营企业的股份能否被代币化?平台方(或衍生品发行方)是否需要企业授权?私营企业能否限制此类代币流通?

专家怎么看?

  • Bankless 创始人 David Hoffman:推测 Robinhood 可能与持有 OpenAI/SpaceX 股份的投资者达成了协议。这些股份可能仍归原始投资者所有,且 OpenAI 或许已批准其出售。在此情况下,Robinhood 与该投资者的私人协议可能无需 OpenAI 另行批准。
  • Dragonfly 合伙人 Rob Hadick:指出潜在风险——私营公司可能以“违约”为由不认可股权销售协议。这类问题在二级市场很常见,企业没有义务承认未授权的股权转让。
  • 律师 Collins Belton:强调股东协议可能限制股份“转让”,定义常涵盖质押、衍生品创建等。热门硅谷初创公司后期通常会对所有股东施加此类限制。他怀疑 Robinhood 并未解决这一法律问题,可能是“装傻”或真不知情。

结合 OpenAI“股权转让需批准”的表述,其很可能与投资者签有转让限制协议。但因 Robinhood 未披露股份来源,市场暂时无法确认具体细则。

背后博弈:IPO 定价权的争夺

双方不退让的核心,是对“IPO 定价权”的争夺。火凤资本创始人陈悦天分析:“OpenAI 未上市且暂无 IPO 计划,其股份属私募股权,以往普通人根本买不到。但 Robinhood 将购入的私募股权代币化后在二级市场定价,相当于让公司未 IPO 却有了交易价格。由于 Robinhood 持有的股份少、资金追逐多,必然导致股份高估,本质是抢夺 IPO 定价权。”

传统金融中,IPO 定价由主承销商与企业主导;而 Robinhood 让私募股权提前进入链上二级市场,任何人都能交易,意味着价格发现会在 IPO 前完成,定价权将从企业和承销商手中流失——这正是 OpenAI 不愿看到的。

散户视角:能“冲”吗?

对已上市股票代币化,Robinhood 有经验可循,路径相对简单;但对 OpenAI、SpaceX 等私营公司,这仍是无人开辟的领域,方案不确定性极高。

Rob Hadick 直言:“Robinhood 对衍生品性质、对冲方式、交易对手(股权来源)、法律追索权等都极度不透明。私营公司股权衍生品没有公开价格,且不同证券/利润分享计划价格差异大,结算规则也完全不明确。”

对散户而言,不确定性有时藏着机会,但更多时候指向风险。

原文链接《OpenAI怒斥Robinhood未经授权,股票代币化触碰了谁的利益?》

本内容由AI生成,不构成投资建议,请自行理性判断。

智行(AI数字分身)x
Chatbo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