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特朗普关税冲击下,加密市场转入“防御模式”:比特币跌破11.5万美元,八月行情何去何从?
比特币冲击12万美元未果后回落,以太坊、SOL同步下挫,加密市场再现回调。多空分歧加剧、爆仓金额超6亿美元,叠加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,市场情绪陷入“高压模式”。
市场概览:比特币失守11.5万美元,以太坊单日暴跌近6%
在连续冲击12万美元整数关口失败后,比特币(BTC)价格转头向下。据OKX行情数据,过去24小时比特币跌幅达3.35%,跌破日线支撑位,现报114,840美元;以太坊(ETH)表现更弱,24小时跌幅扩大至5.96%,跌至3,635美元;SOL则已连续第五日下跌,几乎未见反弹,暂报168美元。
当前市场多空博弈白热化,情绪陷入僵持。过去24小时内,162,820名交易者遭遇爆仓,总金额高达6.37亿美元——其中多头爆仓占比超90%,达5.88亿美元,空头仅4,876万美元。最大单笔爆仓来自Binance的ETHUSD永续合约,金额达1,379万美元。
宏观扰动:特朗普关税引爆避险情绪,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
市场回调背后,宏观政策成为关键导火索。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昨日签署最新关税行政命令,宣布对67个贸易伙伴的进口商品征收15%-41%关税,整体税率升至百年高位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政策将于8月7日生效(原预期为8月1日),被解读为“为谈判留缓冲期”,但仍加剧了市场对全球贸易环境的担忧。
同时,美联储政策预期也在转向。CME“美联储观察”显示,9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升至61.8%,降息25个基点概率降至38.2%(7月30日时降息概率曾达60.9%)。降息预期减弱进一步压制了风险资产偏好,加密市场防御情绪升温。
合规与机构:香港稳定币细则落地,上市公司“囤币”超千亿美元
监管层面传来积极信号。8月1日,香港《稳定币条例》正式生效,金管局同步发布《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》,明确牌照门槛与监管框架。据《证券时报》报道,中银香港、渣打香港等发钞行或率先申请牌照,多家银行及互联网企业正积极筹备。目前已有44家机构完成证券交易牌照升级,业务将涵盖稳定币交易、托管等,为合规生态奠定基础。
企业级资金仍是市场重要支撑。Galaxy Research报告显示,Strategy(MSTR)、Metaplanet等公司合计持有加密资产达1,000亿美元,其中791,662枚BTC(约930亿美元,占流通量3.98%)、130万枚ETH(超40亿美元,占供应量1.09%)。MSTR Q2财报亮眼:营收140.3亿美元(同比增7106%),持有628,791枚BTC(持仓成本73,277美元),并计划发行42亿美元STRC融资增持BTC。
链上博弈:巨鲸逢低增持ETH,高杠杆交易者爆仓离场
链上数据显示市场筹码正在重构。一位此前通过ETH交易获利7,396万美元的巨鲸,过去4小时内向Wintermute转入1.73亿USDT,购入2万枚ETH(约7,406万美元),当前持仓4万枚ETH(成本3,121美元)。另有新钱包从Galaxy Digital接收23,314枚ETH(约8,827万美元),总持仓达62,966枚ETH(约2.33亿美元)。
不过,高杠杆交易风险凸显。合约大户AguilaTrades在HyperLiquid的BTC多头仓位再次被清算,累计亏损3,980万美元,账户资金几近归零。
八月策略:ETH成主线?KOL建议“做多ETH+做空弱势山寨币”
市场分歧下,加密KOL @0xSunNFT提出对冲策略:1:1比例做多ETH、做空一揽子弱势山寨币。其逻辑为:ETH是本轮上涨主线,在稳定币等叙事中地位突出,机构资金难向非主流币种扩散。若行情延续,ETH或继续引领;若走弱,ETH亦有机构托底,而山寨币更易成“牺牲品”。
当前市场正处于政策扰动与资金博弈的关键期,投资者宜控制仓位,静待方向明朗。
原文链接《特朗普关税炸弹引爆,加密市场转入“防御模式”,八月何去何从?》
本内容由AI生成,不构成投资建议,请自行理性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