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行专栏 · 2025年5月24日

从大模型到终端落地:2025深圳AI展实录与低空经济观察

2025年5月22日至24日,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(GAIE 2025)在深圳会展中心(福田)举行。我们大智大通创业孵化器一行在24日专门到展会现场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学习。

本届展会以“智联万物·端启未来”为主题,吸引了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企业参展,展示面积达2.5万平方米,涵盖AI芯片、大模型、智能终端、机器人等多个领域。

与去年相比,今年展会的最大变化是AI终端产品成为绝对主角,而不再是大模型的“参数竞赛”。

华为、荣耀、商汤等企业纷纷带来落地产品,如鸿蒙PC、AI手机、大模型一体机等,显示出中国AI产业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市场。

与此同时,隔壁的低空经济展区同样火爆,无人机、eVTOL(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)等创新产品吸引了大批观众,成为展会另一大亮点。

一、AI终端争夺战:从“模型霸权”到“场景落地”

去年,各大厂商还在比拼“千亿参数”“万亿Token”,而今年,AI终端产品成为展会核心。

  1. 消费级AI硬件爆发
    • 荣耀展示了AI手机生态,其“阿尔法战略”强调多设备互联,让AI从工具变成“伙伴”。
    • 华为昇腾带来了AI一体机,展示边缘计算如何让大模型在本地高效运行。
    • AI眼镜专区成为热门,多家厂商推出支持语音交互、动态视觉感知的新品,显示AI正加速融入日常生活。尤其是本人还有机会亲自体验了雷鸟的X3 Pro(本来样板机已经收起来,我们和工作人员沟通说专门参展来看这个,工作人员才拿出来给我们玩了一会),真的赞!不过听说发售价格是13999??????
  2. 工业AI终端加速渗透
    • 众擎机器人的人形机器人PM01在现场展示高动态性能,其低成本关节模组(相比波士顿动力降低90%成本)凸显深圳供应链优势。
    • 帕西尼触觉传感机械臂等工业级AI设备,展示了AI如何提升制造业自动化水平。
  3. 大模型落地行业应用
    • 商汤、华为等企业不再单纯强调模型规模,而是展示金融、医疗、教育等垂直领域的解决方案,如AI中医脉诊仪、智能质检相机等。

一位参展商坦言:“去年大家还在讨论‘模型能不能跑通’,今年都在问‘怎么卖出去’。”


二、低空经济展区:深圳的“第二增长曲线”

在AI展区之外,低空经济展同样引人注目。

  • 大疆展示了物流无人机,美团则推出“城市低空物流网络”沙盘,吸引众多投资人驻足。
  • eVTOL(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)成为焦点,多家初创公司展示载人无人机原型,部分产品已进入测试阶段。
  • 动力电池厂商的展台前,工程师们激烈讨论“如何让无人机续航提升10分钟”,显示出行业的技术竞争已进入白热化。

与AI展区不同,低空经济的观众更多是风投、政府代表和供应链企业,显示出这一赛道正处于资本密集投入期。

三、冷思考:终端繁荣背后的挑战

尽管终端产品百花齐放,但仍有隐忧:

  1. 核心芯片仍依赖海外

    某国产AI芯片厂商高管透露:“70%的终端方案仍采用海外NPU(神经网络处理器)IP核。”这意味着,尽管终端产品丰富,但底层技术自主性仍有待突破。
  2. 低空经济的商业化难题

    尽管无人机、eVTOL概念火热,但适航认证、空域管理等问题仍是行业瓶颈。一位投资人表示:“现在大家都在赌政策放开后的市场爆发。”

结语

今年的深圳AI展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号:中国AI产业已进入“落地竞速”阶段

大模型仍是技术底座,但终端产品和行业应用才是商业化的关键。与此同时,低空经济的崛起,或许预示着深圳下一个万亿级产业的方向。

明年再见时,或许AI终端与低空经济的融合,会带来更惊人的创新。

智行(AI数字分身)x
Chatbo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