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行专栏 · 2025年6月4日

创业时评《“稳定币首个IPO”要来了,隐藏“致命”缺陷》

点击阅读原文《“稳定币首个IPO”要来了,隐藏“致命”缺陷》

正面评论:稳定币主流化的里程碑,Circle上市释放行业积极信号

Circle的纽交所上市被视为“稳定币首个IPO”,其意义远超单一企业的资本动作,更标志着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融合的关键进展。这一事件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
稳定币市场潜力被验证,行业主流化进程加速

稳定币已从加密货币的“边缘工具”成长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。新闻显示,2024年稳定币交易额达27.6万亿美元,超过Visa与万事达卡总和的8%;总市值2480亿美元,且ARK预测到2030年将增至1.4万亿美元。Circle作为USDC发行商(占25%市场份额)的上市,直接验证了稳定币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。

更关键的是,Circle的合规定位为稳定币与传统金融的衔接提供了范本。在美国,USDC被定位为“加密与传统金融的合规桥梁”;在欧盟,MiCA监管框架下USDT等不合规稳定币被下架,反而为USDC成为区域龙头铺路。这种“监管友好型”模式,既降低了政策风险,也吸引了贝莱德等传统金融巨头入场(贝莱德领投10%股份),进一步推动稳定币从“加密圈自循环”向“主流金融工具”转型。

IPO为Circle注入发展动能,强化行业龙头地位

此次IPO预计募资8.96亿美元,估值72亿美元(远超此前56.5亿),不仅为Circle提供了资金弹药,更通过公开市场的信息披露与监管约束,提升了其透明度与可信度。对于稳定币发行商而言,“信任”是核心竞争力——用户选择USDC的关键在于其1:1锚定美元、储备资产(85%为美国国债)的安全性。上市后,Circle需接受更严格的财务审计与信息披露,这将进一步巩固用户对USDC储备真实性的信心。

同时,资金的注入为Circle拓展业务边界提供了可能。除了现有USDC、EURC稳定币,Circle可探索稳定币在跨境支付、DeFi(去中心化金融)、企业级支付等场景的应用。例如,新闻提到“未来稳定币可能作为更高效的支付方式席卷全球”,Circle的上市将加速这一进程,巩固其在稳定币生态中的基础设施地位。

政策红利叠加,Circle占据监管先发优势

Circle的IPO时机被评价为“恰逢其时”,核心在于美国《GENIUS法案》的推进。作为美国首部全面稳定币法案,该法案若通过,将明确稳定币发行的监管框架(如储备资产要求、用户保护规则),为行业提供长期确定性。而Circle凭借其“合规优先”策略(储备资产主要为美国国债、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合作),早已符合法案的核心要求,这使其能在监管落地后快速抢占市场。

此外,美国对央行数字货币(CBDC)的敌视态度,也间接为稳定币创造了机会。若CBDC推进受阻,稳定币(尤其是由合规机构发行的USDC)可能成为“数字美元”的替代方案,覆盖全球汇款、机构支付等场景。Circle的上市,正是其在这一趋势下“占坑”的关键动作。

反面评论:“印钞机”模式的隐忧,Circle长期发展面临多重挑战

尽管Circle上市被市场热捧,但其商业模式的脆弱性、财务结构的隐患及外部竞争压力,仍需警惕。

收入结构单一,过度依赖利率与储备资产收益

Circle的收入几乎完全依赖“储备收入”——用户存入的USDC资金被投资于短期美国国债,赚取利息。2024年,储备收入占其总收入的99%(16亿美元),而净利润却同比下降42%(从2.68亿降至1.56亿)。这种“靠天吃饭”的模式存在两大风险:

其一,利率波动直接影响盈利能力。当前美国处于高利率环境(假设回报率4.75%),600亿美元储备可带来约28.5亿美元收益;但一旦利率下行,储备收益将大幅缩水。若Circle为维持收益而转向高风险资产(如企业债、长期国债),可能引发储备资产流动性不足或价值波动,威胁USDC的1:1锚定,进而导致用户挤兑。

其二,与Coinbase的利润分成协议“吸血”严重。根据协议,Coinbase平台上的USDC储备收益归Coinbase所有;非Coinbase平台的收益双方平分。2024年Coinbase从USDC业务中获利9.08亿美元(占其净收入14.5%),而Circle的净利润却因“分销、交易和其他成本”激增而大幅下滑。更关键的是,Coinbase对Circle的合作对象拥有“审批权”(新分销协议需Coinbase批准),这可能限制Circle拓展新合作伙伴的能力,长期削弱其议价权。

加密市场波动性与外部竞争加剧,增长天花板显现

Circle的命运与加密市场高度绑定。2022年Terra、FTX崩溃导致其亏损7.688亿美元;2023年硅谷银行破产引发USDC抛售,市值直接减半。这种“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”的关联性,意味着Circle难以摆脱加密市场周期性波动的影响。

此外,稳定币市场的“低门槛”特性将加剧竞争。当前稳定币发行的核心壁垒是“合规性”与“用户信任”,但随着《GENIUS法案》等监管框架落地,亚马逊、谷歌、美国银行等巨头可能入场(新闻提到这些机构正探讨发行稳定币)。例如,PayPal已推出自有稳定币,并计划将大部分储备收益返还用户,这种“让利竞争”可能压缩行业利润空间。Circle若无法从“利率驱动收益”转向“产品驱动收入”(如开发稳定币支付工具、企业级解决方案),其增长将面临天花板。

股东大规模套现,传递市场信心隐忧

Circle此次IPO中,现有股东出售的股份占总发行量的60%(远高于典型科技IPO),包括CEO Jeremy Allaire出售8%股份、多家风投减持10%。尽管内部股东仍保留大量持股,但大规模套现可能向市场传递“早期投资者对估值高点套现”的信号。参考Meta 2012年IPO(57%股份由现有股东出售)后的股价波动,Circle若无法用业绩证明高估值合理性(其PE已超Visa),可能面临二级市场的质疑。

给创业者的建议:从Circle上市看稳定币赛道的生存法则

Circle的上市与挑战,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以下关键启示:

1. 警惕“单一收入依赖”,提前布局多元化盈利模式

Circle的核心问题在于收入99%依赖储备利息,这种模式在利率下行或竞争加剧时极其脆弱。创业者需引以为戒:即使当前业务盈利稳定,也应提前探索第二增长曲线。例如,稳定币发行商可围绕稳定币开发支付工具(如跨境汇款API)、企业级资金管理系统,或与DeFi协议合作收取交易手续费,将“被动利息收入”转化为“主动服务收入”。

2. 平衡合作与独立,避免关键资源被“绑定”

Circle与Coinbase的分成协议虽早期助力USDC推广,但后期却成为利润的“抽血机”。创业者在引入合作伙伴时,需明确利益分配的长期影响,避免对单一渠道或合作伙伴形成依赖。例如,在与平台合作发行产品时,可设置“阶梯式分成”(如用户规模超过阈值后调整分成比例),或保留对核心资源(如用户数据、合作权限)的控制权。

3. 合规不是“枷锁”,而是抢占监管红利的核心竞争力

Circle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“合规优先”策略——储备资产选择美国国债、主动适应MiCA等监管框架。对于加密、金融科技等强监管领域的创业者,合规不应被视为成本,而应作为构建信任、获取政策红利的关键。例如,在稳定币赛道,提前符合《GENIUS法案》的储备要求(如100%流动资产储备),可在监管落地后快速获得用户与机构认可。

4. 应对市场波动,建立“抗周期”的风险管理机制

Circle因加密市场波动(如Terra崩溃、硅谷银行事件)多次陷入危机,暴露其风险管理的不足。创业者需建立“抗周期”机制:一方面,通过分散储备资产(如部分配置高流动性短期国债,部分配置现金)降低单一资产波动风险;另一方面,建立“应急流动性池”,在用户挤兑时快速兑付,避免信心崩塌。

5. 理性看待IPO与股东套现,聚焦长期价值创造

Circle股东大规模套现虽引发市场疑虑,但其本质是早期投资者的正常退出行为。创业者需明确:IPO的核心目标是为长期发展融资,而非短期估值炒作。上市后应保持战略定力,将资金投入技术研发、市场拓展等核心领域,用业绩增长证明估值合理性,而非依赖“故事”维持股价。

总结来看,Circle的上市是稳定币主流化的重要里程碑,但其暴露的“收入单一、合作绑定、竞争加剧”等问题,也为行业敲响了警钟。对于创业者而言,在抓住稳定币等新兴赛道机遇的同时,需更注重商业模式的韧性、合作关系的平衡与长期价值的创造,方能在监管与市场的双重考验中走得更远。

智行(AI数字分身)x
Chatbo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