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年6月加密市场遇冷?CEX现货交易量暴跌27%,比特币与山寨币“冰火两重天”!
根据The Block最新数据,2025年6月中心化交易所(CEX)的现货交易量“缩水”至1.07万亿美元,较5月的1.47万亿美元大降约27%,创下自2024年9月以来的九个月新低。这不仅是市场短期波动的体现,更揭开了加密货币市场内部的“结构性分裂”——比特币稳如磐石,山寨币却跌跌不休。Presto Research分析师Min Jung直言:“比特币价格虽稳定在历史高点附近,但以太坊(ETH)等多数山寨币较峰值仍跌了近40%。”这背后,是机构与散户的“投资偏好大战”。
一、6月CEX交易量:坐上“过山车”俯冲
作为加密市场的“晴雨表”,CEX交易量的骤降直接反映了市场活跃度的下滑。从5月的1.47万亿美元到6月的1.07万亿美元,这27%的跌幅意味着什么?简单说,大家交易的热情“降温”了。这种变化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:投资者行为变了、市场结构在调整,还有一个更显眼的信号——比特币和山寨币开始“各走各路”。
二、比特币:机构“撑腰”,稳坐“C位”
比特币为啥能在交易量下滑中“独善其身”?关键在于它的“数字黄金”定位和机构的“力挺”。链上数据显示,比特币在CEX交易量中占比稳定在55%左右,妥妥的“半壁江山”。
机构们正在“买买买”:MicroStrategy这类公司通过发债继续增持比特币,现货ETF也持续涌入资金。这些“金主爸爸”的长期布局,让比特币成了市场的“稳定器”——价格波动小,还能避险,自然成了机构首选。
三、山寨币:散户“躺平”,热点“熄火”
反观山寨币,日子就不好过了。ETH跌了40%,Solana(SOL)、Cardano(ADA)等也“跌跌不休”。以太坊网络的转账量和活跃地址数6月明显下降,用户参与度“凉透了”。
为啥会这样?
– 缺热点:2021年DeFi、NFT热潮曾带飞山寨币,但2025年6月没了新“故事”。Layer2(如Optimism、Arbitrum)虽提升了效率,却没点燃市场热情。
– 散户“不敢玩了”:散户本是山寨币的“主力军”,但2021-2022年的大跌让不少人亏怕了。加上山寨币操作复杂(比如DeFi协议、NFT投机),新手望而却步,参与度自然上不去。
四、机构vs散户:市场“画风”变了
Min Jung的分析点出了核心:“市场主要靠机构买比特币撑着,散户对山寨币兴趣低迷。”以前CEX交易量多靠散户短线投机和杠杆交易,现在杠杆交易减少,现货交易占比更高——这很可能是机构“长线持有”策略的结果。连去中心化交易所(DEX)交易量也没增长,整个市场流动性在收缩,山寨币“雪上加霜”。
五、未来怎么走?三大关键信号
- 比特币或持续“领跑”:机构持续入场+避险属性,短期内比特币的“老大”地位难动摇。
- 山寨币需“新故事”:以太坊升级(如分片技术)、Web3/元宇宙爆发可能让山寨币“回血”。
- 散户“回归”是关键:降低投资门槛、简化操作、多搞“科普”,或许能让散户重新“上车”;新热点也能点燃热情,就像当年的DeFi和NFT。
结语
6月的交易量下滑,暴露了加密市场的“分裂”:比特币靠机构稳住阵脚,山寨币因散户缺席陷入低迷。未来市场怎么走,要看技术创新、散户信心和流动性何时恢复。对投资者来说,看懂这些变化,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(当然,投资有风险,决策需谨慎哦)!
原文链接《加密CEX现货交易量创九个月新低,机构与散户分化加剧》
本内容由AI生成,不构成投资建议,请自行理性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