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HYPE 凭什么被喊作“下一个 SOL”?链上合约新贵的暴涨逻辑与潜力解析
市场震荡期,链上合约赛道反而愈发火热。其中,Hyperliquid 平台表现尤为亮眼:累计交易量突破 1.5 万亿美元,平台代币 HYPE 价格一度飙升至 45 美元,双双创下历史新高。这背后,既有巨鲸与散户的合约博弈,更有机构资金的强势入场。
近期,“机构布局 HYPE”的讨论持续发酵,甚至有人喊出“HYPE 是下一个 SOL”的口号——要知道,上一个被如此期待的还是 SUI,足见市场对 HYPE 的热度。HYPE 为何突然爆发?它距离“下一个 SOL”还有多远?
从信任危机到历史新高:HYPE 的“逆袭”之路
HYPE 的上涨并非一帆风顺。今年 3 月,Hyperliquid 曾因平台机制问题遭遇“大户定点爆破”,HLP 损失数百万美元,平台更因回滚数据陷入信任危机。受此拖累,HYPE 价格从 13 美元跌至 10 美元附近,当时不少人担心它会在币安、OKX 等 CEX 围剿下失去合约市场份额。
转折发生在 4 月。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复与市场情绪回暖,合约市场迎来新机遇,HYPE 也开启“修复+冲高”模式:5 月 23 日突破 33 美元,刷新历史新高;6 月 16 日更是触及 45.59 美元的峰值。
HYPE 上涨三动力:平台、机构与美股“助攻”
动力一:平台回购与生态建设
Hyperliquid 的回购和质押机制是 HYPE 价格的“稳定器”。据 ASXN Data 数据,过去 30 天(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),HYPE 日均回购额达 186 万美元——对于总量 10 亿枚、流通量 3.3 亿枚的 HYPE 而言,这无疑是核心上涨动力。
社区建设者曾在文中保守估算,若套用传统股市“市值/季度回购额”指标,HYPE 单价有望达到 76 美元。此外,平台推出的 Builder Code 计划还吸引了更多开发者接入,进一步壮大生态。
动力二:机构真金白银入场
就像当年 Multicoin Capital 押注 Solana 并增持 SOL 一样,如今机构也盯上了“链上合约霸主”Hyperliquid。6 月底,知名机构 Galaxy 和 ManifoldTrading 合计存入 3000 万美元 USDC 到 Hyperliquid,并开始买入 HYPE。
链上数据显示,Galaxy 关联地址持有 54 万枚 HYPE(价值约 2085 万美元),ManifoldTrading 持有 20.2 万枚(约 782 万美元)。更关键的是,这些机构不仅“囤币”,还亲自下场在 Hyperliquid 开仓交易,多空操作不亦乐乎。
动力三:美股公司“跨界”买盘
除了加密机构,美股上市公司也来“助攻”。6 月 23 日,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EYEN 宣布斥资买入 104 万枚 HYPE,成为首家持有 HYPE 的纳斯达克公司,消息一出其股价单日暴涨 77%,5 日累计涨幅达 181%。
随后,美股公司 LGHL 也宣布以 200 万美元战略购入 HYPE,平均价约 37.3 美元。这意味着 HYPE 已获得传统资本市场认可,市场地位向 BTC、ETH、SOL 等老牌加密货币靠拢。
对比 SOL:HYPE 还有多少空间?
截至撰稿时,HYPE 价格约 39 美元,流通市值 130 亿美元,FDV 390 亿美元;而 SOL 价格 149 美元,流通市值 800 亿美元,FDV 900 亿美元。尽管二者生态定位不同,但在 Meme 币退潮、链上合约成为主流的当下,“SOL 消 HYPE 涨”的趋势已现雏形。
若按前文 76 美元的保守目标价计算,HYPE 流通市值将达 250 亿美元,FDV 约 760 亿美元,相当于 SOL 当前 FDV 的 84%。
结语:生态级应用或成下一个爆发点
Hyperliquid 在链上合约、HyperEVM 生态、NFT 等领域潜力巨大。正如 Pump.fun 之于 Solana,若未来能出现“杀手级应用”,HYPE 未必不能与 SOL“掰手腕”。
原文链接《总交易量1.5万亿美元登顶链上合约王座,Hyperliquid(HYPE)是下一个 SOL?》
本内容由AI生成,不构成投资建议,请自行理性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