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暴涨后的沉思:我们正处于宏观周期的哪个阶段?
当BTC再创新高、ETH强势突破3000美元,加密市场的狂欢背后,一个问题浮出水面:这轮上涨仅仅是市场情绪推动,还是宏观流动性周期的必然?美联储高官近期接连释放降息信号——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暗示“秋季或降息两次”,潜在下任主席沃勒更直言“7月就该讨论降息”,这让“流动性”这个看似遥远的词,突然成了决定你资产增减的关键。
为什么你必须看懂流动性周期?
把全球经济比作一台汽车,央行流动性就是发动机的润滑油。油加太多(放水),发动机过热(资产泡沫);抽太猛(紧缩),活塞卡死(经济衰退)。而世代财富往往诞生于“从紧到松”的转折期——2021年的加密大牛市,本质就是2020年全球大放水的产物。
2021-2025:流动性周期的“过山车”
过去五年,我们经历了四个阶段:
– 大放水(2020-2021):零利率+史无前例QE+16万亿美元财政刺激,全球“印钞机”开足马力,M2增速创二战后新高。
– 大抽水(2021-2022):500个基点暴力加息+QT缩表,债券市场暴跌17%,加密市场也随之腰斩。
– 平缓期(2022-2024):政策不再加码紧缩,但高利率和QT持续,央行“静观其变”压制通胀。
– 初步转向(2024-2025):全球启动降息周期,利率虽仍高但已开始下降,政策天平悄悄向宽松倾斜。
2025年中:我们站在哪里?
当前的状态像“一只脚在平缓期,一只脚试探转向”:利率仍在高位,QT缩表继续,但美联储官员的表态已暴露宽松倾向。想直观对比?看看这组“放水红绿灯”(🔴未激活/🟠轻度/🟢强烈):
– 降息:2017年🔴(加息),2021年🟢(零利率),2025年🟠(年底或温和降息)。
– QE/QT:2017年🔴(美联储缩表),2021年🟢(全球QE),2025年🔴(美联储QT,但日本、中国已开始局部放水)。
四大信号:判断“真放水”何时来
别被短期情绪迷惑,这四个信号才是关键:
1. 通胀达标+政策转向:美联储声明去掉“抗通胀”强硬措辞,改用“中性”,这是降息前的“语言松土”。
2. QT暂停:央行宣布到期债券100%再投资,相当于“停止抽血”,流动性从收缩转中性。
3. 美元融资压力:FRA-OIS利差超25基点或回购利率飙升,说明市场“钱荒”,央行不得不出手救市。
4. 中国降准:存款准备金率低于6.35%,释放4000亿基础货币,新兴市场宽松往往由此拉开序幕。
总结:狂欢还是蓄力?
简单说,现在还没到“大水漫灌”的时候。市场风险偏好会反复摇摆,但只有当多个“绿灯”亮起(比如降息落地+QT暂停),真正的狂热才会到来。记住:看懂流动性周期,你就抓住了财富转移的密码。
本内容由AI生成,不构成投资建议,请自行理性判断。
Chain Exploration”Reflection after the sharp rise: Which stage of the macro cycle are we in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