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被遗忘的WIF:注意力经济下,meme币的生死速朽
这里没有温水煮青蛙的衰落,只有一瞬间的断崖式崩塌。
2025年8月5日,一顶粉色针织帽即将被拍卖。它不是名牌设计,也非历史文物,却是Dogwifhat(WIF)的「灵魂标志」——那只曾火遍加密圈的柴犬头上的帽子。
谁能想到,这顶帽子的「人生」会如此戏剧化?2024年3月,它的NFT形象在Foundation平台被顶级交易员GCR以1210 ETH(约430万美元)拍下,创平台第二高价;同年11月,WIF市值超40亿美元,社区甚至筹了70万美元,想把柴犬形象投到拉斯维加斯The Sphere巨幕上。
而不到一年后的今天,这顶帽子的拍卖消息在推特上连一丝水花也溅不起来。从万众瞩目到无人问津,WIF的故事撕开了Web3最残酷的真相:被遗忘,才是meme币真正的死亡。
从「帽子狗」到40亿市值:WIF的造神运动
2023年底,加密推特上开始流传一张照片:一只戴着粉色针织帽的柴犬。没人料到,这个随意的组合会在几个月内催生出几十亿市值的meme币。
WIF的爆发离不开KOL Ansem的「神助攻」。作为加密圈最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之一,他的每条「帽子狗」推文都像一剂兴奋剂,直接把WIF从无名小币推到舞台中央。
数据不会说谎:仅用81天,WIF市值就冲破10亿美元;2024年3月,社区为The Sphere巨幕投放发起众筹,目标65万美元,几天就超额到70万。同年3月31日,众筹结束当天,WIF创下4.83美元历史高点,成了每个加密群都在聊的「现象级meme」。
那时的WIF,是社区的信仰图腾。持有者坚信它会成为下一个Doge,帽子不再是帽子,而是加密世界「无限可能」的象征。
从神坛到泥沼:一场拉斯维加斯噩梦
转折来得比翻书还快。
2025年初,Trump meme横空出世,吸走了市场大半流动性;2月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宏观动荡,加密市场回调,meme币首当其冲。更致命的是4月——The Sphere项目彻底成了压垮WIF的稻草。
故事要从1月的「虚假希望」说起:官方X账号预告The Sphere投放,WIF一周暴涨34%。但很快,Las Vegas Sphere官方打脸:「从未和加密项目谈过合作」。消息一出,WIF一小时暴跌10%。
信任危机像病毒蔓延。社区质疑筹款去向,要求公开明细。拖到4月1日,项目发起人Edward宣布放弃并退款——70万美元、近一年等待,全成泡影。WIF价格从0.42美元跌至0.3美元,创年内新低。
更糟的是,「流量引擎」Ansem也沉默了。当这位KOL不再提WIF,社区不再创作新梗,交易量萎缩,WIF就从「当红炸子鸡」变成了「过气网红」。
注意力战场上的生存法则:多维度生命力才是解药
WIF的悲剧,反衬出其他meme币的「生存智慧」:
- Doge:有马斯克这个「最佳代言人」,自带持续曝光;
- Pepe:靠庞大的表情包生态渗透网络文化;
- Pengu:背靠Pudgy Penguins NFT社区,还拉到华尔街机构VanEck投资,甚至和中国潮玩公司Suplay合作破圈。
它们的共同点?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:要么有KOL长期站台,要么有社区创作力,要么绑定机构资源。而WIF呢?过度依赖Ansem流量,没自己的内容生态,更没机构青睐。当炒作退潮,只剩空壳。
结语:被记住,才是meme币的「永生」
这顶粉色帽子的拍卖,或许是WIF最后的挣扎。它的故事像一面镜子:在注意力比黄金还稀缺的加密世界,meme币的生死不看代码,不看技术,只看「有没有人记得你」。
价格涨时,社区狂欢,KOL追捧;价格跌时,内讧、流失、死亡螺旋。而打破循环的唯一密码,就是建立多维度的生命力——别让自己只活在某个人的推特里,或某个单一事件的热度中。
毕竟,在这个永远追逐「下一个暴富机会」的市场,没人会回头翻「上古历史」。被遗忘,才是meme币最彻底的死亡。
原文链接《被遗忘的WIF,注意力经济下的meme币生死法则》
本内容由AI生成,不构成投资建议,请自行理性判断。
Chain Exploration”The Forgotten WIF: The Survival Rules of Meme Coins in the Attention Economy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