晓通专栏 · 2025年8月13日

“人只活几个瞬间”经济学:2025年最反常识的创业机会|创始人Q&A

“人只活几个瞬间”经济学:2025年最反常识的创业机会

破题:为什么“人只活几个瞬间”会成为经济学现象?

“人只活几个瞬间”这一概念源自俄罗斯诗人帕斯捷尔纳克的诗句,近年来被广泛引用,用来描述现代人对生活意义的重新定义。在经济学视角下,这一现象揭示了消费者行为的深刻变化:人们越来越愿意为那些能够带来“高光时刻”或“峰值体验”的瞬间付费,而忽略日常的平庸与重复。

1. 注意力经济的升级

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人们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。能够抓住用户注意力的不再是持续的服务,而是那些能够创造“瞬间”的产品或体验。例如,短视频平台的爆火正是因为它们能在几秒钟内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。

2. 体验经济的深化

传统的体验经济强调“过程”,而“瞬间经济学”则更注重“结果”。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漫长的旅行或学习过程,而是希望直接获得“登顶的成就感”或“顿悟的快乐”。

3. 反常识的创业机会

2025年最反常识的创业机会在于:放弃追求用户的长期忠诚,转而专注于为他们创造“瞬间”的价值。这与传统商业逻辑中强调用户留存和复购的理念背道而驰。


解答:如何抓住“瞬间经济学”的创业机会?

1. 识别“瞬间”的需求

创业者需要找到那些能够为用户带来强烈情绪波动的场景,例如:
成就瞬间:完成一项挑战、获得认可。
情感瞬间:重逢、表白、告别。
顿悟瞬间:突然理解某个复杂概念或解决难题。

2. 设计“瞬间”产品

  • 即时满足:缩短用户从需求产生到满足的时间。例如,15分钟的“微旅行”体验。
  • 高情绪价值:产品需要能够快速激发用户的情绪,无论是快乐、感动还是震撼。
  • 社交属性:让用户愿意分享这些瞬间,从而形成裂变传播。

3. 商业模式创新

  • 按“瞬间”收费:传统商业模式是按时间或服务收费,而“瞬间经济学”可以按用户获得的“瞬间”数量收费。
  • 订阅“瞬间”:为用户定期提供不同的“瞬间”体验,类似于盲盒模式。
  • 二手“瞬间”市场:允许用户交易或分享自己的“瞬间”体验。

案例补充:经典与新兴的“瞬间经济学”实践

1. 经典案例:迪士尼的“神奇时刻”

迪士尼乐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为游客创造的“神奇瞬间”。无论是与卡通人物合影,还是烟花表演,这些瞬间成为游客记忆的核心,甚至掩盖了排队和拥挤的不愉快体验。

2. 新兴案例:Pop-Up Experiences(快闪体验)

近年来,快闪体验成为“瞬间经济学”的代表。例如:
Secret Cinema:将电影场景还原为沉浸式体验,观众不仅是观看者,更是参与者。
TeamLab展览:通过光影艺术为用户创造“顿悟瞬间”,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爆款。

3. 反常识案例:葬礼策划的“最后一刻”

传统观念中,葬礼是悲伤的场合,但新兴的创业公司开始将其设计为“人生最后的瞬间”。通过定制化的仪式、视频纪念册等方式,让逝者的最后一程成为亲友记忆中的高光时刻。


结语:2025年,谁能为用户创造“瞬间”,谁就能赢得市场

“人只活几个瞬间”经济学揭示了现代消费行为的本质:用户愿意为那些能够定义他们生活的瞬间付费,而非平庸的日常。2025年最反常识的创业机会在于:
1. 放弃长期留存,专注瞬间价值
2. 用情绪而非功能打动用户
3. 让“瞬间”成为社交货币

创业者需要跳出传统思维,重新定义产品和服务的核心价值。正如诗人所说:“人不是活一辈子,而是活几个瞬间。”商业的未来,或许就藏在这些瞬间里。

更多创业干货与创始人Q&A,请关注微信服务号:AI大智大通

Founder’s Q&A “The Economics of “People Only Live for a Few Moments”: The Most Counterintuitive Startup Opportunities in 2025″

智行(AI数字分身)x
Chatbo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