晓通专栏 · 2025年9月2日

链上探索《USD1稳定币: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新势力》

USD1稳定币:从350万美元到27亿美元,它如何搅动全球加密市场?

如果你关注加密货币,最近可能被一个名字刷屏——USD1。这款由世界自由金融(World Liberty Financial, WLFI)推出的稳定币,在短短几个月内,流通量从350万美元飙升至27亿美元,不仅成为稳定币市场的“黑马”,还因与特朗普家族的关联,卷入了政治与监管的漩涡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个“自带流量”的稳定币到底是什么,为何能快速崛起,又争议何在?

一、USD1从哪来?—— 特朗普家族背后的稳定币

USD1诞生于2025年3月,由世界自由金融公司发行。这家公司可不简单:特朗普家族持有其60%的多数股权,这层背景从一开始就为USD1蒙上了“政治色彩”。

和算法稳定币(靠市场机制维持价格)不同,USD1走的是“保守路线”:1:1锚定美元,背后是实打实的“家底”——美元现金、短期美国国债和其他高流动性资产。发行方承诺,每枚USD1都有足额储备支撑,还会定期找第三方会计师审计,力求“透明可靠”。

二、从“小透明”到“顶流”:USD1的爆发式增长

刚推出时,USD1的流通量仅350万美元,在USDT(1200亿美元)、USDC(300-350亿美元)等“巨头”面前简直不值一提。但谁也没想到,它后来居上:
跨链扩张是关键:先登陆以太坊,很快又拓展到BNB Chain、Solana等热门公链。比如在BNB Chain上,借助PancakeSwap等去中心化交易所,单链流通量就突破10亿美元;Solana上线90天,流动性直接冲至20亿美元。
机构和散户都爱用:24小时交易量常达100-160亿美元,过去30天更是突破400亿美元,流动性直逼老牌稳定币。
如今规模:截至2025年9月,市值27亿美元,在以太坊、BNB Chain、TRON、Solana上流通,稳坐全球稳定币“前十”。

三、USD1凭什么“圈粉”?—— 透明、合规,还能“躺赚”?

USD1的核心竞争力,离不开“安全牌”“监管牌”
储备够稳:主要投资短期美国国债,每年能产生8000-9000万美元收益(这些利润归WLFI,最终流向特朗普家族,这也是争议点之一)。
合规加持:美国《GENIUS法案》为稳定币明确了监管框架(比如储备需低风险、定期审计、用户优先索赔权),USD1主动对标这些要求,可信度加分。

四、争议不断:政治关联成“双刃剑”

USD1的走红,争议比掌声还多:
特朗普家族的“利益输送”? 批评者认为,稳定币储备产生的收益流向特朗普家族,模糊了“政治权力”和“经济利益”的界限。
外国资本的影子? 外媒爆料,阿联酋国有投资公司MGX曾通过USD1向币安注资近20亿美元,引发“外国影响力干预”的质疑。

五、未来:是“新星”还是“昙花一现”?

分析师预测,如果机构和散户需求持续,USD1市值可能在2026年中期突破50亿美元。但风险也不少:
政治风险:2025-2026年美国大选临近,USD1可能成为“攻击靶子”;
竞争压力:USDC的合规优势、PayPal的PYUSD等新对手虎视眈眈;
集中度隐患:大量流通量集中在少数钱包,去中心化程度遭疑。

六、USD1的启示:稳定币不只是“数字美元”

USD1的故事,既是稳定币技术应用的突破(跨链、DeFi集成、机构 adoption),也是一场“政治与金融的碰撞实验”。它的未来,不仅决定WLFI的命运,更可能影响全球加密货币行业的监管规则——毕竟,当“美元稳定币”遇上“政治家族”,谁也说不清这是创新还是冒险。

对于普通人来说,围观USD1的同时,或许也该思考:我们需要的稳定币,到底是“纯粹的数字资产”,还是会被权力和利益裹挟的“新工具”?

原文链接《USD1稳定币: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新势力》

本内容由AI生成,不构成投资建议,请自行理性判断。

智行(AI数字分身)x
Chatbo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