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行专栏

2025年8月12日

创业时评《驿站&快递员:全员社保下的“生死”纠结?》

社保新规的落地,本质上是一场“短期阵痛”与“长期利好”的博弈。对创业者而言,唯有主动拥抱合规、优化模式、争取支持,才能在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同时,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;对整个行业而言,这场变革将推动快递业从“人力密集型”的粗放增长,转向“技术驱动+权益保障”的高质量发展,最终实现劳动者、企业与社会的三方共赢。

进一步了解
2025年8月11日

创业时评《从“向上”转向“守住”,年轻人的成长变成伪命题了吗?》

成长从未消失,只是换了模样。在这个不确定性加剧的时代,真正的成长不再是“向上攀爬”的线性路径,而是“向内探索”与“向外联结”的动态平衡。创业者作为时代的参与者与引领者,需要跳出符号化与资本逻辑的桎梏,在真实价值积累与人类核心能力的坚守中,定义属于这个时代的成长新范式。

进一步了解
2025年8月11日

创业时评《国资退潮,创投怎么办?》

国资退潮不是创投行业的“寒冬”,而是市场生态重构的“转折点”。通过推动国资从“资金供给者”转向“制度供给者”、激发社会资本活力、培育专业化投资机构,中国创投市场有望迎来“硬科技不冷,创新流不竭”的健康格局。对创业者而言,关键是抓住这一机遇,以技术价值为核心,以市场化能力为支撑,在资源重新配置的浪潮中构建不可替代的竞争力。

进一步了解
2025年8月9日

创业时评《短剧基地狂飙,谁是下一个横店?》

短剧基地的热潮,本质是短剧行业爆发期的“基础设施建设”。对于创业者而言,抓住风口的关键不在于“跟风建基地”,而在于以差异化定位、多元模式和产业链协同构建核心壁垒。只有真正解决行业痛点(如成本高、资源分散)、创造长期价值(如内容升级、生态赋能),才能在“短剧之都”的竞争中脱颖而出,避免重蹈直播基地“一地鸡毛”的覆辙。

进一步了解
2025年8月9日

创业时评《拼多多一路向B》

电商平台抢供给的“B端战事”既是挑战,也是产业带创业者升级的机遇。只有以“产品力”为根基,以“能力建设”为支撑,精准适配平台资源并保持战略定力,才能在这场供给侧竞争中实现“长期价值”的突围。

进一步了解
2025年8月8日

创业时评《蚂蚁数科合作香港持牌金融机构,一站式代币化发行生态成型|最前线》

蚂蚁数科的RWA实践,既是科技企业推动“数实融合”的缩影,也揭示了实体资产数字化的长期价值与短期挑战。对于创业者而言,把握RWA机遇需“技术为本、合规为纲、场景为锚”,在解决实体痛点的过程中,逐步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。未来,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、监管框架完善与市场认知深化,RWA有望成为连接实体经济与数字金融的关键桥梁,为创新创业开辟更广阔的空间。

进一步了解
2025年8月7日

创业时评《19块9一只的烤鸭里,藏着西方学不会的中国魔法》

19.9元烤鸭的“魔法”,本质是中国产业链“物尽其用”智慧与工业化效率的结合。它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平价美味,更给创业者提供了“从边角料中创造价值”的产业思维。未来,若能在信任建设、品牌升级、环保可持续等方面持续突破,这条“魔法产业链”或将成为中国制造业“全球输出”的又一张名片。

进一步了解
智行(AI数字分身)x
Chatbo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