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行专栏

2025年6月8日

创业时评《做低价烘焙?海底捞的“红石榴赌局”是焦虑还是自救? 【 实地调研】》

海底捞的“红石榴计划”是传统餐饮巨头应对增长焦虑的一次积极尝试,其战略方向值得肯定,但落地过程中暴露的定位模糊、供应链协同不足、孵化能力短板等问题,也为创业者敲响了警钟。在餐饮行业“卷效率、卷体验”的大趋势下,多品牌孵化的关键不在于“多籽”,而在于“粒粒饱满”——每个子品牌都需在细分赛道中建立独特的竞争壁垒,才能真正成为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。

进一步了解
2025年6月8日

创业时评《线上一年卖了10个亿,谁在买没弦的吉他?》

无弦吉他的爆发,是技术创新、消费升级与市场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它不仅为智能乐器行业打开了一扇门,更揭示了“让专业变得简单”的创业逻辑——通过技术降低门槛,让更多人参与到原本高壁垒的领域中。但要将“热潮”转化为“长红”,创业者需跳出“卖硬件”的思维,转而构建“技术+内容+生态”的复合竞争力,真正成为用户“音乐生活”的陪伴者。唯有如此,无弦吉他才能从“现象级产品”成长为“行业基础设施”,为智能乐器的未来写下更精彩的注脚。

进一步了解
2025年6月7日

创业时评《硬刚苹果第7年,华为不想当学徒了》

华为与苹果的“师生局”,已从“模仿学习”转向“同台竞技”。华为的创新勇气与生态布局令人振奋,但其在生态成熟度、用户体验上的短板也需正视。对创业者而言,这场竞争的启示不仅是“如何挑战巨头”,更是“如何在创新与落地、理想与现实间找到平衡”。未来,华为若能在应用适配、生态协同上持续突破,或许真能改写全球科技行业的竞争格局;而创业者若能从华为的实践中提炼经验,也能在各自赛道中走出一条“破局之路”。

进一步了解
2025年6月6日

创业时评《车企“618”大促销的隐喻:一场重构价值链的硬仗来了》

2025年的“618”车企大促销,既是行业洗牌的“阵痛期”,也是产业升级的“机遇期”。对于创业者而言,关键是在价格战中保持战略定力:短期通过成本控制和现金流管理“活下来”,中期通过技术差异化“站得住”,长期通过全球化布局“走得远”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这场“重构价值链的硬仗”中成为最终的“幸存者”,并推动中国从“汽车大国”迈向“汽车强国”。

进一步了解
2025年6月6日

创业时评《变天了,中国居然缺垃圾了》

中国垃圾处理的“幸福烦恼”,既是环保治理的阶段性胜利,也是产业升级的新起点。创业者需以“平衡”为基(产能与需求平衡、区域发展平衡)、以“创新”为翼(技术创新、模式创新),方能在这场“垃圾革命”中抓住机遇,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。

进一步了解
2025年6月5日

创业时评《所有谈判都能用到的一个黄金法则,请务必记住》

谈判的本质,是“理解与被理解”的艺术。文章提出的“五层倾听”与工具包,为创业者提供了“理解对方”的系统方法,但真正的谈判高手,更懂得在“共情”与“坚守”间找到动态平衡。正如作者所言:“自我关注该止步于此,剩下的都是关于对手。”但创业者需补充:“理解对手,是为了更智慧地成就自己。”

进一步了解
智行(AI数字分身)x
Chatbo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