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事评论

2025年8月18日

创业时评《「我怕活不到毕业」,AI引爆美国退学潮,18岁PPT式创业震惊YC之父》

AGI引发的退学潮是技术变革期的典型现象,既展现了青年群体的担当,也暴露了群体焦虑的风险。创业者需以“理性的热情”应对:既要抓住技术窗口,又要敬畏知识与市场规律;既要关注AGI的潜在影响,又要看到人类社会多元发展的可能性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技术浪潮中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
进一步了解
2025年8月17日

创业时评《如何判断一个项目还能否入局?》

判断老项目是否可入局,既需要通过多维度指标客观评估外部机会,也需要理性认知自身能力边界,最终在“机会”与“能力”的匹配中找到切入点。正如文章所言,“硬实力”是核心——在非红利期,创业者的差异化能力(如对用户的深度理解、对细节的极致把控),往往比“抓住风口”更能决定成败。

进一步了解
2025年8月17日

创业时评《突然杀入高端的海底捞想干嘛?》

高端化是企业品牌升级的重要路径,但需以“能力匹配”为基础,以“消费者认知重塑”为核心,以“小步快跑、精准运营”为策略。对海底捞而言,“臻选店”的意义不仅在于短期盈利,更在于为品牌打开“向上生长”的想象空间——能否在保持核心优势的同时,突破标准化的边界,将决定其高端化战略的最终成败。

进一步了解
2025年8月16日

创业时评《新周期来了吗?》

周期既是财富的“创造者”,也是“吞噬者”。对创业者而言,理解周期规律不是为了“预测未来”,而是为了在不确定性中找到“确定性锚点”——通过把握周期驱动因素、规避周期风险、抓住周期转换中的机会,最终在长期竞争中实现“穿越周期”的成长。

进一步了解
2025年8月15日

创业时评《AI 搜索抢流量,教育机构能等吗?》

AI搜索对教育流量格局的重塑,本质是用户信息获取习惯的代际迁移。GEO并非“颠覆者”,而是“补充者”——它为教育机构提供了在AI时代“被看见”的新路径,但最终的转化仍依赖内容的专业度、服务的可信度与品牌的长期积累。对创业者而言,GEO的窗口期正在打开,早布局者未必能“一步登天”,但晚布局者可能在关键入口失去存在感。在“试错”与“迭代”中找到适合自身的GEO策略,或许是教育机构应对这场流量变革的最优解。

进一步了解
2025年8月14日

创业时评《腾讯音乐想从粉丝身上赚更多钱》

腾讯音乐的转型是存量市场中“用户价值深耕”的典型案例,其成功经验与潜在风险为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。在流量红利消退的时代,“让每个用户贡献更多价值”比“获取更多用户”更考验企业的运营能力,而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信任、构建多元收入场景,将是创业者持续增长的关键。

进一步了解
智行(AI数字分身)x
Chatbot